成本高、還是支出高?
營業毛利、淨利 (EBITDA)
收入來源到底為何?觀察指標:
1. 從最大的數字看起
年度結清後,下一年歸零。
評估方法:(A)和自己比,(B)和同業比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營業收入 (銷貨收入) = 營業成本 (直接成本)+ 營業毛利 (營業費用 + 營業利益)
毛利率 = 營業毛利/營業收入營業毛利 = 營業費用 (間接成本) + 營業利益
營業利益率 = 營業利益/營業收入稅前淨利 = 營業利益 + 業外損益 (業外比例過高則利用合併報表重新檢視盈餘品質)
稅前淨利 = 淨利 + 稅
淨利 = 股利 + 未分配盈餘
稅後淨利最後轉換為股東權益
收入 - 成本費用 = 利潤
營收 = 成本 + 費用 + 業外 + 稅 + 淨利
營收 = 靠什麼在賺錢?
營業成本 = 凸顯公司成本控制能力 (同業相比)
壓低成本 3 策略
1. 擴大產能,發展經濟規模 (拉高產能)
2. 提高生產效率 (提升自動化生產比重、拉高產能利用率)。
3. 取得更低價的原料與人工營業費用:營業費用明細
營業費用大增原因:
1. 公司組織過度臃腫
2. 產業競爭激烈
3. 公司購買辨公大樓或大量增設銷售據點
4. 公司跨入新產品領域。業外:如果你的業外收入 有如 選擇權收租 投資?
業外收益:https://stockgoing.blogspot.com/2019/08/8150.html
營收增加、毛利降低,如果景氣一不好,就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