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買股票就跟做生意一樣,不會每檔都會賺錢,只要大賺小賠就是贏
2. 有故事性的股票,才值得跟它好好談一場戀愛,當它變心時,就好好放手吧
3. 掌握股性關鍵
4. 股票 漲在題材 盤在營收 崩在獲利
5. 行情總是在你下單後沒賺錢開始懷疑
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
[財報] 資本適足率
我國銀行法規定,銀行的資本適足比率必須達到 8%
資本適足率=自有資本/經風險係數調整之資產
風險權數將可參考外部信用評等機構依據嚴格標準所做之評等而定;舉例而言,於舊版協定下企業貸款之風險權數僅 100%一種,然而在新版協定架構下將提供四種風險權數(20%、50%、100%以及 150%) 的選擇。
證券業 150%
逾放比率
由於目前國內銀行逾放比率剛好在低檔,改採新規定,才會讓資本適足率下降。反之,若逾放比率處高檔時,預期未來損失,跟歷史經驗損失相比,則會持平或降低,可能只有 5 元,可列資本的金額就有 95 元。
細節
金管會新規 銀行面臨增資壓力
修改為備抵呆帳「扣除預期未來即將產生的損失」
新規定等於具有抗景氣循環的效果,在景氣好、逾放低時,促使銀行要多儲存資本,提高風險承擔能力,以因應景氣不佳所需。
系統性風險能力承受能力
A 銀行
資產 100 準備 10 放款 50 投資 40
負債 95 存款 85 其它負債 10 股東權益 5
負債比率 95%
B 銀行
資產 100 準備 10 放款 50 投資 40
負債 70 存款 60 其它負債 10 股東權益 30
負債比率 70%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系統系險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% 放款倒帳,兩家銀行均打消 10 元呆帳
A 銀行
股東權益 -5 淨值為負
B 銀行
股東權益 20
兩家資產相同的銀行,當景氣不佳,出現相同的困帳損失風險時,自有資本較高、也就是負債比率較低者,抵抗系統性風險能力較強。
為了提高資本適足率 -> 增資 -> 導致 EPS 被稀釋
股東權益=資本=自有資金
資本+負債=資產
增資如果是借貸--->負債增加(資產也會跟著增加)
增資如果是自有資金--->資本增加(資產也會跟著增加)
資產=流動資產.固定資產.長期投資.無形遞延資產.其他資產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